Thematic knowledge

台灣地質事件

TAIWAN Geological Information

首頁 >

地質新知

>

台灣地質事件

2016-02-19

前言

劉瑩三 (中華民國地質學會理事長)

雖然地震對大部分的台灣人,彷如吃飯一般習以為常,然而大部人的經驗仍侷限於較為頻繁的 “小地震";小年夜 (二月六日) 清晨於美濃地區發生規模達 6.4 的地震,不僅讓很多人從睡夢中驚醒,更造成迄今 100 多人的死亡、數百人受傷、數十億新台幣的財產損失,並把大家的回憶拉回至十七年前 921 地震的許多場景。然而近二十年來,發生於台灣大型地質災害的成因,並不侷限於地震,還包括了地滑、土石流,均造成了不等程度的人身與財產的損失,許多人不禁要問,究竟生活於台灣的我們的宿命,是否只能於災害與重建中輪迴,還是可以有更為積極的作為,找出與台灣特殊地質條件有效共存的生活方式。

要找出與土地和平共存最有效的方式,就是要了解我們居住土地的形貌與特質,也即所謂的國土地質資訊調查。唯有詳實的國土地質資訊調查,方足以了解土地利用的可能性、種類與程度,並進而制定適當的政策與規範,使得政府相關單位、私人企業、一般大眾得以據以適切的利用,讓政府與民眾可以做到知險、避險;這樣的作為更是所有先進國家,展現保護人民生存與環境永續發展的意志。於小年夜發生的美濃地震,立即凸顯了台灣國土地質資訊調查的不足與侷限,進而影響了土地利用政策的規劃,導致允許於地質災害潛勢區域,容納較高的人口數量,並進行高密度的開發。

透過多位地球科學家連日的努力,我們對此地震已經有些基本的認識:此地震發生發生於近東西向約 16 公里深的 “盲斷層" 上;除了台南數棟倒塌、傾斜並造成傷亡的建築以外,其他地表變形或破裂的特徵並不顯著,因此於過去或地震發生初期,並不容易透過野外的實察,去精確界定此斷層的分布,也無法像 921 地震的車籠埔斷層一樣,透過野外工作方式找出斷層活動的頻率與形式。地下地質資訊的不足,不僅是這次個案所面對的窘境,更存在政府與一般民眾於面對例如工程場址的選擇、地下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時,輕忽了其重要性。雖然這樣的資訊蒐集是耗時的,然而詳實地下地質資料庫的建置與公開,並配合地表的地質與地形解析、即時的觀測 (例如 GPS、雷達影像) ,方足以提供適切的資訊,解析單一或複合型地質災害的潛勢與成因,達成與土地和平共存的理想目標。

有鑑於此,地質學會開闢了一個 “永保安康 – 國土地質資訊調查的重要性" 專欄。截至首刊日,已經邀請了數位台灣地質科學界不同領域的專家,將從不同的角度介紹這次地震所造成的成因、可能的構造特性、地表變形與位移、土壤液化、相關的地質背景,並提供第一手野外的觀察,以及未來解析地下地質可能運用的科技與手段。雖然這些論點並不代表台灣地質界共同且唯一的看法,然而我們希望透過這些管道,能夠增進大家認識我們所在土地的種種,並了解國土地質資訊調查的重要性。

台南市東區大智里的長東市場三樓樑柱共軛剪力破壞 (鍾令和博士提供).

**歡迎會員投稿,意者請逕行與學會聯絡**
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4.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